布局高端市场 小间距LED市场分化加剧
小间距LED的流行也正反映出消费者对LED显示屏要求的提高,消费者的诉求也从“高光效”转向“高品质”,这也使得芯片和封装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研发生产高性能的LED产品。这除了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各个产业链的价格,也有望将LED产业从最近几年“价格战”的泥潭中拉出来,从价格战走向品质战。
简介:

小间距LED的流行也正反映出消费者对LED显示屏要求的提高,消费者的诉求也从“高光效”转向“高品质”,这也使得芯片和封装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研发生产高性能的LED产品。这除了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各个产业链的价格,也有望将LED产业从最近几年“价格战”的泥潭中拉出来,从价格战走向品质战。
关于LED显示屏技术的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影科技研究人员指出,2016年是小间距LED显示屏迎来爆发性成长的一年,企业加大技术研发,产品间距不断实现突破创新,显示效果大大升级,行业市场需求量暴增,2017年小间距LED显示屏行业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在巨大商机下,国内小间距LED显示屏企业纷纷加大技术研发,持续扩充产能。小间距产品定位于高端应用市场,产品价格高利润大。
对影科技研究人员表示,其实LED显示屏企业布局高端市场不仅仅停留在小间距上,一些前景巨大的LED显示屏细分市场和外延领域也备受屏企瞩目,这些领域也成为屏企致胜高端市场的重要手段。如由创意显示发展而来的LED异形屏、LED玻璃屏、LED灯条屏等等,这些产品技术含量高、价格相对昂贵,其应用市场还有待打开,通过这些细分领域,中小型LED显示屏企业也能依靠自身实力进入高端显示市场,高端市场不再是龙头企业的专用领地。
小间距LED应用日益细化。不同行业场景中需求完全不同的核心技术伙伴。这样的格局让此前通吃式的并购不在可行。相互持股、战略投资、财务投资、合作伙伴等新型的“合纵”模式成为小间距LED企业新的业务扩张方法。这样的规律,不仅适合于国内市场,也有利于小间距LED国际市场的发展。
对影科技研究人员表示,从产业进程看,国内小间距LED屏行业领先国际市场2年左右。中国企业可以输出产品、技术、应用模式和市场规律。但是,在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真正做到产品落地,必然需要本地渠道和服务商的支持。而对于后者,简单的控股式并购,容易产生抵触和水土不服。能让对方市场快速接受的方式是“合作共赢,构建产业价值生态”。
现今,在技术上,3D显示、VR(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正被引入到LED显示屏的应用中来,从而极大地丰富,或者说改变了LED显示屏最初的表现形式。LED显示屏因此也由一开始的单一被动接受方式,变得越来越人性化,甚至可以实现基本的“人机交互”模式,这些智能化的发展技术,将给创间显示带来更多的施展空间。其实,LED显示屏最大的特点是大小随心而变,也不受户内外环境所影响;从技术层面看,除传统标准单元模组外,目前LED显示屏还有三角模组,柔性模组,透明模组,再配备强大的定制化控制系统,即可满足绝大部分的创意需求。
对影科技研究人员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常规LED显示屏产品的价格正在逐步下降,行业间竞争异常的激烈,价格战频频发生,导致企业的利润不断受到挤压。这样的变化给准入门槛偏低的常规LED显示屏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价格战、同质化竞争,几乎成为了市场的常态。
另一方面,LED显示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一些中低端产品的产能严重过剩,也导致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恶化。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如履薄冰,举步维艰。正是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了许多LED显示屏厂家,纷纷在产品差异化上面动起了脑筋。
从消费者及大众角度看,传统的LED显示屏中规中距,满大街都是一板一眼的正方形或长方形,且显示的方式已经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审美疲劳。对影科技研究人员表示,在这个高度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人们对稀疏平常的事物,往往不会太感兴趣,而LED显示屏,特别是户外显示大屏,往往又肩负着信息传播的重任。因此,如何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也就成了LED显示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使命。
正伟户外照明灯具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产品为:高杆灯、路灯、玉兰灯、庭院灯、草坪灯、大型景观灯、太阳能照明装置、风互补照明、园林绿化、高压输变电电杆、交通指示红绿灯灯杆、城市及道路照明施工、照明灯具设计、制造、安装等。如果您有需要或疑问请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400-000-970 电话:028-84608930 84621749 本文来自:成都灯具生产厂家,网址:http://www.sczwzm.com/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成都灯具生产厂家!谢谢关注!!!
LED散热设计中散热方式和材质的大揭秘
随着LED材料及封装技术的不断演进,促使LED产品亮度不断提高,LED的应用越来越广,以LED作为显示器的背光源,更是近来热门的话题,主要是不同种类的LED背光源技术分别在色彩、亮度、寿命、耗电度及环保诉求等均比传统冷阴极管(CCFL)更具优势,因而吸引业者积极投入。
简介:

随着LED材料及封装技术的不断演进,促使LED产品亮度不断提高,LED的应用越来越广,以LED作为显示器的背光源,更是近来热门的话题,主要是不同种类的LED背光源技术分别在色彩、亮度、寿命、耗电度及环保诉求等均比传统冷阴极管(CCFL)更具优势,因而吸引业者积极投入。
最初的单芯片LED的功率不高,发热量有限,热的问题不大,因此其封装方式相对简单。但近年随着LED材料技术的不断突破,LED的封装技术也随之改变,从早期单芯片的炮弹型封装逐渐发展成扁平化、大面积式的多芯片封装模组;其工作电流由早期20mA左右的低功率LED,进展到目前的1/3至1A左右的高功率LED,单颗LED的输入功率高达1W以上,甚至到3W、5W封装方式更进化。
由于高亮度高功率LED系统所衍生的热问题将是影响产品功能优劣关键,要将LED组件的发热量迅速排出至周遭环境,首先必须从封装层级(L1& L2)的热管理着手。目前业界的作法是将LED芯片以焊料或导热膏接在一均热片上,经由均热片降低封装模组的热阻抗,这也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LED封装模组,主要来源有Lumileds、OSRAM、Cree 和Nicha等LED国际知名厂商。
许多终端的应用产品,如迷你型投影机、车用及照明用灯源,在特定面积下所需的流明量需超过上千流明或上万流明,单靠单芯片封装模组显然不足以应付,走向多芯片LED封装,及芯片直接黏着基板已是未来发展趋势。
散热问题是在LED开发用作照明物体的主要障碍,采用陶瓷或散热管是一个有效防止过热的方法,但散热管理解决方案使材料的成本上升,高功率LED散热管理设计的目的是有效地降低芯片散热到最终产品之间的热阻,R junction-to-case是其中一种采用材料的解决方案,提供低热阻但高传导性,通过芯片附着或热金属方法来使热直接从芯片传送到封装外壳的外面。
当然,LED的散热组件与CPU散热相似,都是由散热片、热管、风扇及热界面材料所组成的气冷模组为主,当然水冷也是热对策之一。以当前最热门的大尺寸LED TV背光模组而言,40英寸及46英寸的LED背光源输入功率分别为470W及550W,以其中的80%转成热来看,所需的散热量约在360W及440W左右。
那么该如何将这些热量带走?目前业界有用水冷方式进行冷却,但有高单价及可靠度等疑虑;也有用热管配合散热片及风扇来进行冷却,比方说日本大厂SONY的 46吋LED背光源液晶电视,但风扇耗电及噪音等问题还是存在。因此,如何设计无风扇的散热方式,可能会是决定未来谁能胜出的重要关键。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散热方式和散热的材质。
散热方式
一般说来,依照从散热器带走热量的方式,可以将散热器分为主动式散热和被动式散热。所谓的被动式散热,是指通过散热片将热源LED光源热量自然散发到空气中,其散热的效果与散热片大小成正比,但因为是自然散发热量,效果当然大打折扣,常常用在那些对空间没有要求的设备中,或者用于为发热量不大的部件散热,如部分普及型主板在北桥上也采取被动式散热,绝大多数采取主动式散热式,主动式散热就是通过风扇等散热设备强迫性地将散热片发出的热量带走,其特点是散热效率高,而且设备体积小。
主动式散热,从散热方式上细分,可以分为风冷散热、液冷散热、热管散热、半导体制冷、化学制冷等等。
风冷风冷散热是最常见的散热方式,相比较而言,也是较廉价的方式。风冷散热从实质上讲就是使用风扇带走散热器所吸收的热量。具有价格相对较低,安装方便等优点。但对环境依赖比较高,例如气温升高以及超频时其散热性能就会大受影响。
液冷
液冷散热是通过液体在泵的带动下强制循环带走散热器的热量,与风冷相比,具有安静、降温稳定、对环境依赖小等等优点。液冷的价格相对较高,而且安装也相对麻烦一些。同时安装时尽量按照说明书指导的方法安装才能获得最佳的散热效果。出于成本及易用性的考虑,液冷散热通常采用水做为导热液体,因此液冷散热器也常常被称为水冷散热器。
热管
热管属于一种传热元件,它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致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内的液体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具有极高的导热性、良好的等温性、冷热两侧的传热面积可任意改变、可远距离传热、可控制温度等一系列优点,并且由热管组成的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流体阻损小等优点。其导热能力已远远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
半导体制冷
半导体制冷就是利用一种特制的半导体制冷片在通电时产生温差来制冷,只要高温端的热量能有效的散发掉,则低温端就不断的被冷却。在每个半导体颗粒上都产生温差,一个制冷片由几十个这样的颗粒串联而成,从而在制冷片的两个表面形成一个温差。利用这种温差现象,配合风冷/水冷对高温端进行降温,能得到优秀的散热效果。半导体制冷具有制冷温度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冷面温度可以达到零下10℃以下,但是成本太高,而且可能会因温度过低导致造成短路,而且现在半导体制冷片的工艺也不成熟,不够实用。
化学制冷
所谓化学制冷,就是使用一些超低温化学物质,利用它们在融化的时候吸收大量的热量来降低温度。这方面以使用干冰和液氮较为常见。比如使用干冰可以将温度降低到零下20℃以下,还有一些更“变态”的玩家利用液氮将CPU温度降到零下100℃以下(理论上),当然由于价格昂贵和持续时间太短,这个方法多见于实验室或极端的超频爱好者。
材质的选择
热传导系数 (单位: W/mK)
银 429
铜 401
金 317
铝 237
铁 80
铅 34.8
1070 型铝合金 226
1050型铝合金 209
6063 型铝合金 201
6061型铝合金 155
一般说来,普通风冷散热器自然要选择金属作为散热器的材料。对所选用的材料,希望其同时具有高比热和高热传导系数,从上可以看出,银和铜是最好的导热材料,其次是金和铝。但是金、银太过昂贵,所以,目前散热片主要由铝和铜制成。相比较而言,铜和铝合金二者同时各有其优缺点:铜的导热性好,但价格较贵,加工难度较高,重量过大,且铜制散热器热容量较小,而且容易氧化。另一方面纯铝太软,不能直接使用,都是使用的铝合金才能提供足够的硬度,铝合金的优点是价格低廉,重量轻,但导热性比铜就要差很多。所以在散热器的发展史上也出现了以下几种材质的产品:
纯铝散热器
纯铝散热器是早期最为常见的散热器,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到目前为止,纯铝散热器仍然占据着相当一部分市场。为增加其鳍片的散热面积,纯铝散热器最常用的加工手段是铝挤压技术,而评价一款纯铝散热器的主要指标是散热器底座的厚度和Pin-Fin 比。Pin是指散热片的鳍片的高度,Fin 是指相邻的两枚鳍片之间的距离。Pin-Fin 比是用Pin 的高度(不含底座厚度)除以Fin,Pin-Fin 比越大意味着散热器的有效散热面积越大,代表铝挤压技术越先进。 纯铜散热器
铜的热传导系数是铝的1.69 倍,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纯铜散热器能够更快地将热量从热源中带走。不过铜的质地是个问题,很多标榜“纯铜散热器”其实并非是真正的100%的铜。在铜的列表中,含铜量超过99%的被称为无酸素铜,下一个档次的铜为含铜量为85%以下的丹铜。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纯铜散热器的含铜量都在介于两者之间。而一些劣质纯铜散热器的含铜量甚至连85%都不到,虽然成本很低,但其热传导能力大大降低,影响了散热性。此外,铜也有明显的缺点,成本高,加工难,散热器质量太大都阻碍了全铜散热片的应用。红铜的硬度不如铝合金AL6063,某些机械加工(如剖沟等)性能不如铝;铜的熔点比铝高很多,不利于挤压成形( Extrusion )等等问题。
铜铝结合技术
在考虑了铜和铝这两种材质各自的缺点后,目前市场部分高端散热器往往采用铜铝结合制造工艺,这些散热片通常都采用铜金属底座,而散热鳍片则采用铝合金,当然,除了铜底,也有散热片使用铜柱等方法,也是相同的原理。凭借较高的导热系数,铜制底面可以快速吸收CPU释放的热量;铝制鳍片可以借助复杂的工艺手段制成最有利于散热的形状,并提供较大的储热空间并快速释放,这在各方面找到了的一个均衡点。
正伟户外照明灯具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产品为:高杆灯、路灯、玉兰灯、庭院灯、草坪灯、大型景观灯、太阳能照明装置、风互补照明、园林绿化、高压输变电电杆、交通指示红绿灯灯杆、城市及道路照明施工、照明灯具设计、制造、安装等。如果您有需要或疑问请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400-000-970 电话:028-84608930 84621749
本文来自:成都灯具生产厂家,网址:http://www.sczwzm.com/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成都灯具生产厂家!谢谢关注!!!
给你解析卤素大灯,氙气大灯,LED大灯
现在各大品牌推出的汽车大灯,有LED大灯,氙气大灯,卤素大灯,那么各个这几个类型的大灯,都有什么优劣呢?接下来灰太狼就和大家聊聊这个关于大灯的话题。 首先聊一下卤素大灯特性: 第一点:卤素灯泡没有启动延迟,开起来就会亮没有像氙气大灯一样慢。
简介:

现在各大品牌推出的汽车大灯,有LED大灯,氙气大灯,卤素大灯,那么各个这几个类型的大灯,都有什么优劣呢?接下来灰太狼就和大家聊聊这个关于大灯的话题。
首先聊一下卤素大灯特性:
第一点:卤素灯泡没有启动延迟,开起来就会亮没有像氙气大灯一样慢。
第二点:卤素大灯穿透性比较好,比如雾天效果尤为明显。
第三点:卤素大灯光偏黄,亮度不够
氙气大灯
目前主流车型,基本上用的都是氙气大灯,那么他有哪些特性呢?
第一点:亮度高一般55W卤素灯只能产生1000流明的光,而35W氙气灯能产生3200流明的强光,亮度提升300%,拥有超长及超广角的宽广视野,为你带来前所未有的驾车舒适感;让夜晚不再黑暗,视野更清晰,可大大减少行车事故率。
第二:寿命长HID氙气灯是利用电子激发气体发光,并无钨丝存在,因此寿命较长,约为3000小时,大幅度超越汽车夜间行驶的总时数。而卤素灯只有500小时。节电性强氙气灯只有35W,而发出的是55W卤素灯3.5倍以上的光,大减轻汽车电力系统的负荷,电力损耗节省40%,相应提高了车辆性能,节约能源。色温性好有4300K-12000K等,6000K接近日光,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而卤素灯只有3000K。
第三:相对安全氙气灯扔在水中照样工作,不会因为泡水或有水气等造成短路。
LED大灯
最新的一种汽车大灯产物,一般高端品牌用的比较多
第一点:响应速度以刹车灯和方向指示灯管为例,假设车辆时速为125公里/小时,即35米/秒时,白炽灯的热启动时间约为250毫秒,而反应迅速的LED可提早约8米距离发出刹车警告,从而有效避免汽车相撞。指示灯也是如此。
第二点:方向性另一个关键特性是LED的发光方式。与白炽灯不同,LED只透过一个表面发光,这对头灯与航图灯应用有好处,但可能不适合车厢照明灯其它照明应用。
第三点:可靠性与使用寿命LED的预期使用寿命为5万个小时,而卤钨灯为2万个小时,钨白炽灯为3千个小时。相对于白炽灯,LED的结构坚固,不容易受振动影响,使用过程中光输出亮度也不会明显下降。基于多个LED的照明方案还具备“冗余度”好处,即使一个LED出现故障,仍可以继续使用照明装置。
正伟户外照明灯具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产品为:高杆灯、路灯、玉兰灯、庭院灯、草坪灯、大型景观灯、太阳能照明装置、风互补照明、园林绿化、高压输变电电杆、交通指示红绿灯灯杆、城市及道路照明施工、照明灯具设计、制造、安装等。如果您有需要或疑问请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400-000-970 电话:028-84608930 84621749
本文来自:成都灯具生产厂家,网址:http://www.sczwzm.com/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成都灯具生产厂家!谢谢关注!!!
后白光LED专利时代 中国LED厂如何面对?
LED产业过去由日亚化学、欧司朗光电半导体、科锐、丰田合成、Lumileds等五大厂交互授权形成庞大的专利网,任何想要卖到海外市场的LED厂商,多多少少都需要缴交“保护费”才能顺畅通行。然而随着专利到期、台韩厂崛起为专利强权,以及中国厂商力争上游,如此寡占型态已经悄悄出现改变。
简介:
LED产业过去由日亚化学、欧司朗光电半导体、科锐、丰田合成、Lumileds等五大厂交互授权形成庞大的专利网,任何想要卖到海外市场的LED厂商,多多少少都需要缴交“保护费”才能顺畅通行。然而随着专利到期、台韩厂崛起为专利强权,以及中国厂商力争上游,如此寡占型态已经悄悄出现改变。
五大专利网逐渐式微
过去LED专利诉讼案件多半是这些专利大厂控告台湾、韩国与中国厂商,其中又以日亚化学最为强硬、启动专利战争的频率最高。2009年日亚化学与首尔半导体的专利大战以和解收场后,首尔半导体也成为专利授权网的一员,过去五角形的专利授权态势因而转变成六芒星的型态。
不过,随着五个专利大厂的本业经营越来越困难,其他专利大厂开始改采收取专利授权金或释出专利的方式求生存。此外,日亚化学被誉为门神级的白光专利(YAGpatent925)将于2017年7月29日到期,再加上台湾的亿光电子针对日亚化学持有的专利提起专利无效诉讼,也在美国等部分国家获得专利无效的成功判决,已经大幅削弱日亚化学的专利强度。随着LED大厂筑起的专利高墙开始崩解,过去这些厂商靠着专利壁垒在全球LED市场呼风唤雨的荣景恐不再。
中国厂商试图取得海外市场的入场券
除了大厂关键专利将到期,可能影响过去严密的专利网外,中国厂商的动态,也为后白光专利时代带来不少变数。
从LED市场排名观察到,中国大陆LED厂商大举扩产,已挤入全球前十强。此外,中国大陆厂商近年来透过并购取得不少海外公司,例如中国电子信息集团取得Bridgelux的股权、三安收购Luminus,以及丰田合成授权瑞丰与聚飞光电,均显示出中国大陆厂商试图取得进入海外市场的门票。再加上越来越多国际品牌大厂开始将代工订单释放给中国大陆LED厂商,其产品出口海外市场的份额逐渐提高。中国大陆厂商强势崛起,对国际大厂与其他区域的厂商造成极大威胁,预期未来专利诉讼将层出不穷。
而亿光在2017年6月对普瑞光电(Bridgelux,Inc.)提起诉讼,据了解侵权产品包括广泛用于照明的2835产品。普瑞光电宣称在全球拥有超过750项LED晶片与封装技术专利,又与科锐达成专利交互授权,其母公司为中国电子信息集团。此为中国厂商藉由海外收购LED公司,以进入海外市场的一个具体实例,后续发展值得观察。而此次亿光主动出拳,也凸显在LED产业版图变迁下,厂商已调整策略、积极维护自身优势。
日韩台大厂将诉讼转向下游厂商
近年台湾与韩国厂商在专利诉讼的策略上,也随着产业情势的骤变而出现转变,台湾与韩国厂商由于竞争压力日增,成本又不敌中国厂商,因而改采主动出击打专利诉讼,透过诉讼进行防堵。
根据观察,以LED照明为例,若照明代工厂想要出口产品到欧洲、美国、日本等注重专利保护的市场,基本上还是需要使用没有专利疑虑的LED,零售通路与照明品牌才会接受,所以大部分代工厂只好选择五大专利厂商生产、价钱较高的LED。但是考量成本,部分产品也会选择首尔半导体、三星LED以及LGIT等韩国厂商的LED元件。而台湾的亿光电子因为与日亚化学的专利诉讼取得有利的判决,再搭配晶元光电的晶片,产品获客户肯定、可以行销全球。
过去LED产业以竞争者之间的诉讼为主,但近来开始有大量的案件是直接针对应用厂商。以往业者不愿意对应用厂商提起诉讼,是因为应用厂商可能是竞争对手的客户,也可能是自己的客户。应用厂商使用LED时一向抱持着「A厂牌的LED用一些、B厂牌的也用一些、C厂牌的也用一些」的心态,认为既然已算是客户,就不会有诉讼的问题。但2016年3月日亚化学率先打破这个惯例,对北美第一大电视品牌Vizio提起诉讼,接着也陆续对Feit、Lowe’s、TCL等厂商提起相同专利的诉讼,其中,Lowe’s为北美第二大DIY通路,仅次于HomeDepot。据了解,被诉对象某个程度都使用到日亚化的产品,这些案件目前都仍在进行中。
有此先例后,晶元光电、亿光、首尔半导体等也采取类似策略。首先晶电及首尔都提出针对LED灯丝产品的专利诉讼,目前部分诉讼已达成和解,但对下游的LED照明业者已产生警惕作用。2017年4月晶电控告美国通路厂商Lowe’s,而亿光也对日亚化学、西铁城电子及其客户大光电机提起诉讼,据了解大光电机为日本前五大照明厂之一。有监于这些直指客户端的专利诉讼愈来愈多,也让LED业界重新思考,是否在2017到2018年日亚白光专利到期后,专利竞争就会告一段落?
尽管日亚化学的专利到期、专利网出现松动已使得各厂商改变其专利布局与策略,然而,这也不代表专利大门就此敞开,而仅是专利战的开端。因为日亚化学过去专利绝对垄断的强势地位已经不复存在,加上各LED厂商均拥有自己的专利,彼此间的差距已经拉近,预期专利战火将持续延烧,LED应用厂商仍须小心因应。
正伟户外照明灯具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产品为:高杆灯、路灯、玉兰灯、庭院灯、草坪灯、大型景观灯、太阳能照明装置、风互补照明、园林绿化、高压输变电电杆、交通指示红绿灯灯杆、城市及道路照明施工、照明灯具设计、制造、安装等。如果您有需要或疑问请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400-000-970 电话:028-84608930 84621749 本文来自:成都灯具生产厂家,网址:http://www.sczwzm.com/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成都灯具生产厂家!谢谢关注!!!